电机控制器 | 叉车控制器 | 电动车配件 | 其他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6月汽车经销商经营压力增大 7月销量或环比下降

2020-07-04

7月1日,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新一期“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”。

数据显示,2020年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.8%,较上月上升2.6个百分点,较去年同期上升6.4个百分点,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。

这也意味着,经销商在5月略有减轻的经营压力,在6月又重新上升。综合调查来看,流通协会预计,7月汽车市场销量将环比小幅下降。流通协会表示,对经销商运营来说,目前情况非常不乐观,希望业内车企可以引起重视。

核心要点:

1、6月,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6.8%,较上月上升,库存压力再增加。

2、6月,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1.6%,处于荣枯线以下,市场整体经营情况不好,需求和销量都有所下降。

3、流通协会预计,7月汽车市场销量将环比小幅下降。

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再增加

6月,经销商经营压力再增加,流通协会分析表示,6月市场需求不足,经销商店平均日销量下降,是6月库存指数上升的两个重要原因。

但同时应该看到,属于淡季的6月多地车展启动、“618”年中大促等活动加码,再加上各地政府、厂家、经销商联合推出的优惠政策,经销商客流和销量其实有所增长,但部分透支了后续的市场需求。

此外,作为传统汽车消费淡季的7月,由于需求明显减少,厂家批售量仍然持续加码,经销商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。而尽管部分品牌将上市新车,推动销量回升,但刺激政策效力在逐渐衰减。

为此,流通协会预计,7月市场将环比小幅下降,销量难以大幅攀升。

从分指数情况看,调查显示,6月份库存指数、从业人员指数、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上升,市场需求指数、平均日销量指数、环比下降。

北方地区疫情反复,促销费政策及车展活动等难以展开,库存压力延续。从区域指数情况看,调查显示,6月份全国总指数为56.8%,北区指数为59.2%。

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,调查显示,6月份进口&豪华品牌、主流合资品牌指数环比上升,自主品牌指数环比下降。自主品牌受厂家政策影响,集中在5月发力,6月销量目标相对保守,库存水平下降。

值得关注的是,6月处于半年任务考核节点,经销商为完成考核任务以价换量提振终端,供过于求导致价格竞争激烈,单车利润下降甚至进销价格倒挂,经销商收益减少。

二手车市场需求和销量皆下降

7月1日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新一期“中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”。数据显示,6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1.6%,处于荣枯线以下。

总体来看,随着二手车市场进入淡季期,二手车市场需求和销量都有所下降,6月份二手车市场整体经营情况不好。

接受调查的二手车商中,有两成表示6月份资金流通情况下降10%以上,同时有九成的经理人预计7月份资金流通情况将与6月持平。

谈及下月预期,二手车经理人认为,当下首先是要清理库存,收拢一部分资金,平稳度过淡季期。7月预期指数为45.1%,处于荣枯线以下,预测较为谨慎。

调查显示,认为市场总需求“减少”的比例为49.9%;“基本持平”的比例为44.2%;“增加”的比例为5.9%。

6月二手车市场需求

6月二手车市场需求

6月二手车市场线上集客量基本持平,线下集客量减少。其中认为线上集客量“持平”的经销商比例为90.2%,“增加”的比例为3.7%“减少”的比例为6.1%;认为线下集客量“增加”的经销商比例为1.2%,“持平”的比例为36.3%,“减少”的比例为62.5%。

调查显示, 6月二手车销量下降,认为“下降”的比例为46.9%;认为“持平”的比例为48.7%;“增加”的比例为4.4%。认为经营状况“不好”的比例为14.1%,认为“一般”的经销商比例为85.0%。

6月二手车经营状况

6月二手车经营状况

6月汽车消费指数环比下降

7月1日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同时发布了新一期“汽车消费指数”。根据数据,2020年6月汽车消费指数为59.0,较上月有所下降。

流通协会表示,7月为传统淡季,疫情期间抑制的需求基本在第二季度得到释放,6月多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和车展集中销售会透支一部分需求,预计7月销量将有所回落。

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的分指数来看,6月需求分指数为56.9,较上月有所下降。

6月入店分指数为58.3,低于上月;7月天气逐渐炎热,南方多省进入雨季,消费者入店也会随之减少。此外,6月购买指数为63.4,表明消费者实际购买意愿下降。

从汽车市场来看,在疫情期间抑制的需求基本在第二季度得到释放,疫情后期市场消费基本趋于稳定。整体看,7月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压力,预计销量较6月会有所下降。

总结:

整体来看,6月汽车经销商经营压力再次增大。可以看到,疫情后二季度汽车消费需求过度释放,这也让本就处于汽车消费淡季的7月市场仍将有较大的压力。为此,车企也应实时关注终端经销商经营情况,及时调整销售手段、策略和目标,共同承担市场压力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